實驗報告 § 繼電器填封膠
繼電器(Relay)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左圖),在電路中有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而永寬在這方面的應用是「填縫膠」,將膠灌注於外殼和機體周圍的縫隙,固化後以達氣密的效果。有客戶在測試高溫或長時間使用下,反應有不能導電的現象,進一步分析其原因:一、機殼內有析出物滲入,揮發物進而附著在零件上,造成絕緣;二、應力過大,造成pin腳分離。其解決方法可加入搖變劑,烘烤時樹脂不易垂流,就不會有析出現象發生。應力過大,可在配方中加入橡膠或烘烤完緩慢回溫,以減少應力的產生。依不同客戶的要求,目前永寬已有產品高溫型(120℃、100℃) 、低溫型(80℃、70℃),另有符合UL規格和低鹵的規格。
─作者:劉俐伶小姐
關於永寬 § 漏電痕跡試驗 (CTI)
近期永寬購入漏電痕跡試驗儀(照片1)。這個儀器是評估材料表面受到污染時,能夠承受多大的電壓而不會漏電的方法(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CTI)。實驗是在材料表面上架設兩個固定規格的白金電極,通入固定電壓的交流電(例如:300伏特)。接著在兩個電極之間,每隔30秒滴入1滴0.1%的氯化氨溶液。污染液體在通電的迴路中會出現電阻而發熱,最後被蒸發掉(照片2~4)。實驗全程總共會滴下50滴的溶液,看絕緣材料會不會漏電。一旦過程中出現0.1A的漏電並超過0.5秒以上時,就紀錄為故障並停止實驗。 若是經過50滴的污染後仍未故障,就代表這個絕緣材料可以通過該固定電壓的測試(例如:300伏特),可以進一步增加電壓為400、500或600伏特實驗,直到出現故障前的最高電壓就是該材料的CTI數據。漏電痕跡試驗的CTI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參數,在電子儀器、電機設備、電工儀表…等領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未來可以協助客戶更精準的掌握材料。
─作者:黃資惠小姐
知識交流 § 單液型環氧樹脂可否分段硬化?
不一定。以硬化劑為粉體的單液型環氧樹脂系統為例:同時使用80℃和120℃兩種不同感溫區間的硬化劑,直接在高溫進行硬化反應,可以獲得理想的硬化物;若是將上述組合先在低溫進行前段反應,再於後段以高溫進行反應,這一種複合組成可能會獲得不完全硬化的結果。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和硬化劑的感溫區間有關。低溫反應型的硬化劑在前段製程受熱時,就會開始溶入樹脂並進行反應。倘若此時樹脂的反應率接近膠化點,高溫反應型的硬化劑就會像是被這些產物包覆住一樣,縱使在後段製程完全熔化也無法均勻的擴散進入樹脂中,導致硬化的不完全現象。
雙週好球 § 做了≠做好
大舅要同事做了幾個標語「做了≠做好」,貼在工廠的牆壁上。這句話真的是言簡意賅:他希望大家一起建立共識,要把事情做好才能罷休。我最近在工業區散步,發現很多路標錯誤:圖1要平面翻轉180度,圖2要向後翻轉90度,圖3最好逆時針轉90度。這些都是政府花了我們的錢做事,但是卻沒有把事情做好的例子。斗六工業區的地圖不是特例,圖4是高速公路東山休息站的導覽圖,每年有幾百萬人在那裡出入,誰來教教我那塊牌子的方向該怎麼調整呢?所幸,台灣人聰明絕頂,從來就沒有人輕信路標而找不到永寬化學的。有的人會在路標前現地考察,理解出正確的方向;有的人用Google導航,裡面有永寬的位置登錄;不然看廠商私設的違章路標都可以(圖5)。沒錯,你不需要費心找「斗工六路」,我們就在「朝露魚舖」或者是「DEENO生活館」旁邊。 雖然沒有人迷路,但是事情做了卻沒有把它做好,白白浪費人力物力,有時候比沒有做事更令人生氣。罵政府之餘想想自己:我們如果做出品質不好的東西,信賴我們的客戶、同事和公司本身都會蒙受損失。大家處理這些異常狀況和看著錯誤的路標冤枉找路,心情是不是一樣呢?「做了≠做好」。我們要時時刻刻檢視「做好」的標準,思考怎麼把工作「做好」。經過長期不斷的努力,我們工作品質逐步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對大家說:在永寬工作,「做了」就一定等於「做好」。
─作者:李明旭博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