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41期
實驗報告 § 紋路深淺的奧妙 面對消費性電子產品求新求變的趨勢,使用在這些3C產品的材料表面處理通常利用「紋理」來提升外觀質感,增加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購買的意願。 表面裝飾翻模紋路是利用UV膠在金屬、玻璃或塑膠 片上製成特殊紋路。紋路深度從10μm~70μm,紋路粗細大大...
2013年4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40期
實驗報告 § 氧化鋅鬚晶對氮化鋁導熱性質的影響 許多材料的物理性質和無機礦物的添加量有關以外,受”路徑”的影響也相當大。一般的無機填充料都是不規則狀的粒子,可以想像成為球體,在這一類的粒子中添加片狀、針狀的添加物經常會有很不一樣的結果。本實驗使用不同比例的氧化鋅鬚晶(四角錐...
2013年4月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9期
實驗報告 § 溶劑型產品固成份檢測 溶劑型產品常會有固成份檢測這個項目,檢驗方法不外乎用天平來秤重。最精密的天平莫過於熱重量分析儀 (TGA, 圖1~3),利用它來做步階等溫掃描可以獲得非常準確的結果。其次利用0.1毫克的精密天平(圖4)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數據。如果沒有上述設...
2013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8期
實驗報告 § 為什麼沒有CAS No.? CAS No.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Number 化學文摘社號碼),是由美國化學文摘社將物質、混合物或合金編列的號碼,構成資料庫方便檢索與查詢,避免化學物質有多種名稱的困擾。許多研發出來的新原料會...
2013年3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7期
實驗報告 § 鏡頭固定用光硬化樹脂 3C產業蓬勃發展,跟現代人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鏡頭的應用面之廣泛,用量也是與日俱增,不論是手機、電腦、錄影設備…處處都有它的蹤跡。常見的鏡頭元件是由鏡頭與底座所組成的,結構如左圖所示,兩者必須用接著劑固定。...
2013年2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6期
實驗報告 § 樹脂曝光先後的影響 光硬化樹脂可以分成陽離子聚合的環氧樹脂系統與自由基聚合的壓克力樹脂兩大系統。前者耐溫性、耐化性、環測效果較好,經常使用在電子零組件的接著。每一次開發陽離子系統的案子時,我們總是會先問客戶: ...
2013年1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5期
實驗報告 § 母模膠的用途 許多產品外觀的紋路、圖案是用模具翻製出來的。例如:手機、筆電外殼的髮絲紋以及IMF、IMR產品。模具是這類製程的關鍵設備,由於金屬模具成本高和重工困難,所以發展出翻印母模膠來當作模具的方法,應用在膜轉膜或膜轉板。上圖是膜轉板的製程。...
2013年1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4期
實驗報告 § 複合材料成型樹脂 永寬化學最近開發了一款中溫快速硬化雙液型複合材料成形樹脂,適合用於手積層加工成型。手積層會先於工件模型上塗佈離型劑,放上碳纖或玻纖等編織布後,將雙液型樹脂混合後塗佈上,再以滾輪將樹脂在編織布中均勻塗...
2013年1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3期
實驗報告 § 原料純度與Outgassing ? 因為樹脂釋放過多的有機揮發物會污染到電子元件本身,影響原先的功用,所以許多電子、光學元件都要求封裝材料具有低outgassing的特性。目前光電製程要求快速的情況下,UV膠水變成廣受歡迎的系統,但是它釋放有機揮發物的議題也備...
2012年12月1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2期
實驗報告 § 繼電器填封膠 繼電器(Relay)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左圖),在電路中有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而永寬在這方面的應用是「填縫膠」,將膠灌注於外殼和機體周圍的縫隙,固化後以達氣密的效果。有客戶在測試高溫或長時間使用下,反應有不能導電的現象,進一步分析其原因:一...
2012年12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1期
實驗報告 § 輕質土填縫膠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許多商品都走向「輕量化」,卻又希望保有「高強度」的理想境界。複合材料正是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最佳解答。不管是運動器材、自行車、航太科技…等,處處都可看見它的身影。永寬化學開發出許多獨特的產品應用在這個領域,例如:樹脂、接著劑、補土...
2012年11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永寬化學電子報-第130期
實驗報告 § 號外! LED封裝的未來? 目前LED的封裝材料以雙液型環氧樹脂為最大宗,A劑是以樹脂為主體,B劑以MEHHPA為主要成分。MEHHPA 全名是 Hexahydromethylphathalic anhydride,中文名稱是甲基六氫苯酐,CAS...
2012年11月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bottom of page
